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土壤污染风险,保障土壤生态安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本文以“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为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演变历程、主要内容、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风险管控;责任追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首先需要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一)土壤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并超过土壤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生态功能退化,影响土壤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
(二)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保护、改善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土壤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方面。
(三)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土壤污染防治活动,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一)研究主题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
常纪文(2020)在《以“1 3”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一文中提出,应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核心,构建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