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5年11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医疗卫生领域来看,供需之间的问题同样存在,相对于广大患者刚性增长的医疗需求,医疗资源不但不但总量供给严重不足,供给结构扭曲,低端劣质供给也占领了部分供给严重短缺的领域,对民营医疗机构监管不够,社会资本带着非营利性的帽子,做着追逐利润性的事情,把在公立医院尚需遮遮掩掩的逐利行为合法化。在医疗领域各种矛盾催化下,医患关系严重对立,一系列医疗突发事件表明,多年以来因医疗供给侧的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医疗乱象,正成为社会矛盾的爆发点,其结构失衡又加剧了矛盾,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优化供给侧治理能力和要素配置,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对需求侧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划分政府、社会、个人责任,促进社会共治。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本文将借鉴国外的经验,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层级结构和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构成出发,整合资源,优化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实现医有所供,病有所医。
二、文献综述
1.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及其发展方向
广义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supply-side)因素或供给侧力量,包括经济活动主体、生产要素、要素升级、结构变动、制度变革等。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根据供给侧结构性的定义,对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作如下描述:
(一)改革的主体
从国情来看,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以三级公立医院为主要节点的医疗供给链,包括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供给、医药生产流通的供给、人才教育培养的供给以及医学科普教育的供给等。对公立医院的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强化主业,弱化副业。其主业首先是急诊、住院的高水平医疗,其次是教学、科研和培训,副业是门诊和体检。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