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审美的转变,人们将目光转向流行音乐、京剧等,而一些地方小剧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僮子戏是江苏南通的地方戏曲,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作为一个南通人,我觉得我有义务传承南通的文化,传承它,发扬它。
(一)僮子戏简介
通剧是一种江苏南通的传统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僮子戏子戏也称童子戏,是反串戏的一种,发源于沭阳。因沭阳在南北朝时为僮县,剧种因其流布地区而得名。另外,此戏为童子所演唱,民间有“老阴阳、少童子”之说,僮字亦指童子。傩舞是僮子戏的正宗起源,但该剧在沭阳一直被称为“童子戏”而非“傩戏”。所谓“童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
童子戏只有三种主要调口(曲调)特色是“童子开口三门腔,上版不上眼”,是古老的徒歌样式。僮子戏对童子戏传统声腔和伴奏进行改革,将传统单一的锣鼓伴奏声腔引入民间的山歌、小调、号子,借鉴吕剧等地方戏曲音乐素材。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京剧板腔体的规律,出现了板腔体、曲牌体、小调联缀合一的趋向,创作了多种板式和适合各行当表演的唱腔。克服男女同调同腔,演员开始适应定腔定调的规范。脚色行当更趋明朗化,有了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彩旦、恶旦和花脸之分。演员队伍打破了童子老艺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吸收年轻的业余剧队员。邀请原伶工学社张玉昆,担任形体教师。原更俗京剧团周凤霞担任化妆、服装课老师。引进越剧导演,融进话剧、歌舞等风格。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排练现代戏《红色的种子》和创作剧目《上河工》 。1958年底,《上河工》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奖。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僮子戏被禁演。但“童子腔”纯用南通方言演唱,通俗易懂,农民爱听,仍在乡间继续流传。70年代末由一些通剧艺人与通剧爱好者先后组成8个通剧队。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通市文化馆开始恢复通剧活动。南通市文化局成立通剧改革小组。1980年 11月,江苏省文化局在南京举办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南通市歌舞剧通剧《谁住在这间房》参演并获奖。1981年始,通州市秦灶乡、四安乡、石南乡等,崇川区五山文化馆、城中文化馆,如皋市九华乡等地童子戏老艺人和年青的业余爱好者先后成立了半农半艺的通剧队。2006年僮子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僮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如今的僮子戏已经不是先前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僮子戏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了变味儿,演员都是年轻一点的中年人,说唱的内容也不都是南通本土的人、事、物了,也有些经典的戏曲名段,可是无法判定他们的说词唱腔是否规范正确,而且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审美形态已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来学习僮子戏,甚至学过的人也只是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一种技艺,而非艺术,及至今日南通僮子戏已是名存实亡,面临失传的危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我们有这个义务来传承它,保留它,发扬它。
(二)僮子戏濒临失传的原因
(1)童子老艺人因为年事已高或相继谢世,正逐步退出舞台;而青年人愿意传承这门技艺的则逐渐稀少,新老艺人交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2)随着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娱乐市场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童子演艺活动的萎缩也在所难免。目前仍在表演文武场童子的在通州地区已明显有所减少。在南通一些比较出名的剧院已看不见通剧的影子,他们更愿意引进一些较为出名的如京剧、越剧等出演,吸引更多的观众,艺术与商业挂钩,而没有想要保存当地的文化,培养一些当地戏曲爱好者或者传播者。而且自21世纪以来,通剧演出的几率甚少。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