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医学生营养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其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营养与教育在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互相完善,相互促进,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营养教育作为一种方便、经济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是有效的,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从而有利于改善其健康状况。医学生毕业后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从事营养宣教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自身健康,也需要借助积极的营养态度、正确的饮食行为和丰富的营养知识影响周围人群。
关键词:医学生;知信行;营养
一、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选择面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虽然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情况较好,但是也存在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不断上升的现象。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虽然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大学生营养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各种因素引起的,如过分追求纤细身体形态等等,引发体重过轻甚至营养不良的现象。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其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体质指数不仅仅关乎大学生的体测成绩,也是衡量大学生身体状况最直接的指标之一,除了受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影响之外,业余个人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医学生毕业后无论是面对患者还是从事营养宣教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自身健康,也需要借助积极的营养态度、正确的饮食行为和丰富的营养知识影响周围人群[1]。
二、群体营养教育的进展
营养维护和促进人类体格与智能发育,奠定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是维护和促进人类知识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形成人类发展的“认知基础”[2]。营养与教育在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互相完善,相互促进,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的方式,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是个体和群体改善营养状况,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拥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其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格等各方面趋于成熟并且拥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这一情况下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仅满足了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助于养成强健的体格,提高抗病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智力发展[3]。多项研究表明营养教育作为一种方便、经济的干预措施,对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是有效的,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从而有利于改善其健康状况。
三、医学生营养知信行研究进展
知信行模式理论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哈弗大学梅奥教授提出[1],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不断完善,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该理论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其中该理论的模型认为人们行为的改变需要经历三个连续的阶段,即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信任的态度-形成行为。对于饮食而言营养健康基本知识是形成饮食健康信念与信任态度的基础,饮食健康信念和信任的态度是改变饮食行为的根本动力[4]。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存在营养知识缺乏,营养行为错误以及膳食结构不恰当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其各项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工作能力[6]。除此之外,大学生专业、学科以及家庭背景上产生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营养状况[5]。
国内外研究中,邱烈峰[7]等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一受调查大学生未听说过或见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唐玲[8]与杨梅等[9]等的研究所设计问卷中营养知识得分普遍较低,结果一致说明尽管大学生群体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是对于营养知识有所欠缺。对于医学生的营养知信行调查较少,修良昌[10]等对于医科大学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医学生的常识性营养掌握较好,但理论性营养知识仍然欠缺,并且发现营养知识得分在男女之间无差别,与非医科大学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医学生无论男女均接受相同程度营养教育有关。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