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
然而,ClO2消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无机副产物,如亚氯酸盐(ClO2-)和氯酸盐(ClO3-),这些副产物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ClO2消毒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水处理中ClO2无机副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反应条件、原水水质对无机副产物生成的影响以及无机副产物生成动力学研究,并对ClO2无机副产物生成模型进行了探讨。
最后,对未来ClO2无机副产物生成规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生成规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安全。
传统的氯消毒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会产生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消毒副产物(DBPs),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1]。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的特点,对病毒、细菌、真菌、孢子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不受氨氮等物质的影响,近年来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与传统的氯消毒相比,ClO2消毒不会产生THMs和HAAs等致癌物质,消毒效果更佳,消毒副产物更少,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毒性更低[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