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生产中高磷废水处理达标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14 00:36:04
摘要

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磷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高效处理高磷废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草甘膦生产工艺及高磷废水来源,分析了高磷废水的危害,阐述了化学沉淀法、生物法、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等常用处理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化学沉淀-生物组合工艺处理高磷废水的研究进展。

最后,对草甘膦生产中高磷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草甘膦;高磷废水;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1.引言

草甘膦(Glyphosate,N-膦酰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广谱性、高效、低毒的有机膦类除草剂,其以优异的除草效果和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1]。

然而,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高浓度含磷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2]。

因此,研究高效、经济的草甘膦生产高磷废水处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对促进草甘膦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草甘膦生产工艺及高磷废水来源

2.1草甘膦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草甘膦生产主要采用亚氨基二乙酸路线(IDA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1)甘氨酸与甲醛反应生成亚氨基二乙酸(IDA);(2)IDA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N-膦酰甲基亚氨基二乙酸(PMIDA);(3)PMIDA经氧化、水解生成草甘膦。


2.2高磷废水来源
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高磷废水的主要环节包括:
(1)PMIDA氧化水解工序:该工序产生大量含磷废水,是高磷废水的主要来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