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拟研究问题
目前,在肿瘤治疗方面有中药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化学治疗。在这些治疗方法中,化疗(chemotherapy)仍然是一条主要且基本的治疗途径。目前临床治疗中已有超过90种化疗药,但是大多数小分子抗癌药不仅疗效差,而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也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因此,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并降低其在正常组织内的分布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关键。新型载药系统的研究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各种新型的载药纳米粒子的研究始终是各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智能材料或机敏材料是一种能感觉周围环境变化,而且针对环境的变化能采取响应对策的一种新材料。刺激响应型材料是智能材料中的一种,它是一类在环境因素刺激下,自身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会发生相应变化的材料。光刺激响应型材料是一类在光作用下能迅速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而做出响应的智能材料,近年来光刺激响应型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响应型胶束作为药物靶向载体系统也是近年来光感应高分子材料中的又一新兴分支。常用的感光性化合物有叶绿酸、重铬酸盐类、芳香族叠氮化合物与重氮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和有机卤素化合物等。目前,常见的将感光性化合物方法载入胶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感光性化合物包裹在胶束疏水内部,这些感光基团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光子之后,就会引起某些电子从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处于高能激发态的分子会通过分子内部或分子间的能量转移而发生异构化作用,引起分子构型的变化。此时,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平衡被破坏,最终改变载体的结构,疏水性药物便从胶束内部释放出来;二是感光基团作为交联剂,连接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当光照时引起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由于光刺激可以立刻被加强,所以光敏感性智能胶束与其它的智能胶束相比存在显著的优点,例如光源安全,清洁,易于使用,易于控制,而温度敏感性胶束的敏感性受到温度扩散速率的限制,pH敏感性胶束则受到离子扩散速率的限制。因此研究开发光敏感性智能载体无论是在药物控释方面还是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所研究的光敏感性智能载体大多是紫外光和可见光触发的载体,而紫外和可见光对生物组织的穿透力不够,临床应用前景受到限制。与此相比,近红外波段(700~900nm)在生物组织内有较强的穿透深度且无任何副作用,并具有在位无损连续监测生物组织特性的潜力,因此,近红外光敏感触发的智能型药物载体的研究在药物载体控释药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课题致力于构建粒径~100nm的光控载药纳米胶束体系,实现对乳腺癌肿瘤的靶向传输及定位定时光控药物释放。该纳米胶束基于壳聚糖改造,疏水内核为近红外光敏感性基团2-硝基苄基乙醇与作为linker的丁二酸酐偶联后的化合物,该部分不仅能用于上载脂溶性药物(紫杉醇、多西紫杉醇),还因2-硝基苄基乙醇的光敏感性而对所载药物进行控释,外部的亲水部分为丁二酸,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胶束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为了增加纳米载药体系传输的靶向特异性,胶束亲水段末端-COOH连接靶向小分子环肽二聚体c(RGDyK)2,能够对表面表达有整合素alpha;vbeta;3受体的乳腺癌肿瘤进行主动靶向结合,极大地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的浓度,用于乳腺癌的有效治疗。
二、研究手段
2.1研究目标
合成具有靶向作用的光敏感性纳米胶束,对其进行性质表征、体内外靶向研究以及光控释药模式考察,包裹药物(紫杉醇)并考察其抗癌效果,其成果将为肿瘤靶向治疗的体内研究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促进肿瘤临床治疗的开发和研究。
2.2研究内容
(1)光敏感性纳米胶束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实验中所用的胶束基于壳聚糖改造,壳聚糖具有生物粘附性和多种生物活性,能有效增加药物的吸收代谢,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实验拟将壳聚糖表面的一部分NH2修饰丁二酸酐作为胶束的亲水嵌断,另一部分NH2修饰由光感基团2-硝基苯基甲醇与作为linker的丁二酸酐所形成的化合物,作为胶束的疏水嵌段,制备生物相容性好、低毒的光感性纳米胶束。具体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