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钙网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28 22:59:26

开题报告内容:

背景介绍、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背景介绍及研究现状:

CRT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6kD的DaCa2 结合蛋白,主要位于非肌细胞粗面内质网和肌质网中,由人19号染色体上单一基因编码,包含9个外显子,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CRT具有多种功能,参与伴侣分子活性及细胞内钙离子环境平衡的调节,细胞间黏附信号的调控,内质网中折叠和低聚反应过程中黏蛋白的合成,以及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生长。此外,CRT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的组合、类固醇介导的基因的调节以及锌的结合和储存中起重要作用。细胞核中的CRT能调节核蛋白迁移和影响信号经由核甾体激素受体和整联蛋白。当用蒽环类抗生素、奥沙利铂、放射治疗及缺氧等处理,细胞表面的CRT暴露,并成为一种来吃我信号,招募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导致免疫反应。

CRT还与肿瘤的发生有关,通过增加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能力或者减少MHC-I类抗原提呈发挥作用。CRT的表达已经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例如黑色素瘤、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等。Chao等研究表明,CRT主要表达于恶性肿瘤细胞和凋亡细胞的表面,前者主要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实体瘤中的恶性胶质瘤、膀胱癌和卵巢癌等,但是在对应的正常细胞中却很少表达。以往的研究还表明CRT亦存在于有活性的外周血T细胞和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

选题意义:

G 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典型的定位于细胞膜的受体蛋白,含有7 个跨膜结构区,在高效真核启动子的作用下,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出CRT-G 蛋白偶联受体融合蛋白; 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的细胞膜定位能力可将CRT 大量带到肿瘤细胞膜上。当将上述CRT 包被的细胞作为细胞抗原免疫小鼠后,在小鼠体内诱导出很强的抗同种肿瘤的免疫杀伤效应,提示这种基因工程改造的细胞具备用作肿瘤疫苗的潜在价值。

实验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实验思路:首先进行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筛选、克隆、鉴定;据实验需要,还需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冻存,进而需要在实验时进行复苏;最后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和特性检测。

主要内容分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