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泮托拉唑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6 21:05:4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背景】

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属于苯并咪唑磺酰基衍生物,其在酸性环境中能迅速转化为带阳离子的环状亚硫酰胺,与分泌小管黏膜表面的H -K -ATP酶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的二硫化物,由此导致胃质子泵功能的不可逆抑制,从而抑制了胃酸分泌,它具有组织选择性高,抑酸作用强烈而且维持时间长,为奥美拉唑的近10倍,同时也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Hp)生长的作用,促进溃疡愈合。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分解和破坏了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从而造成溃疡,由于饮食作息的不规律,多见于青年人,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甚至高达10%。泮托拉唑是质子泵H K ATP抑制剂,在临床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高,副作用低,已为广大学者认可并逐渐推广应用。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约占70%,是全球的常见病。我国临床统计资料提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在近十多年来呈上升趋势,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中年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黏膜的抗消化能力降低、胃液的消化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其经吸收入血液再分布到壁细胞内的分泌小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成活化体,作用于H -K -ATP酶,使此酶失去活性,抑制H 的分泌。其抑酸作用强而持久,可使胃内pH值升高至7,一次用药后大部分胃酸分泌被抑制24h以上,同时胃蛋白酶分泌也有减少。此外体内、外实验证明,H -K -ATP酶抑制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4]。

【研究目的】

根据临床前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研究左旋泮托拉唑对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以便为受试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1.左旋泮托拉唑对小鼠束缚-水浸法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

①受试药物 : 泮托拉唑

②实验动物:SPF级ICR种小鼠88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