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代谢组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9 15:40:30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拟考察儿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代谢物变化,通过使用GC-MS观察血浆代谢物及相应代谢物谱群的变化。下一步,将利用细胞、动物模型对找到的biomarker进行验证,找到合理的代谢通路进行发病机制的解释,为防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采用的研究手段:

(1)利用LC-Q-TOF-MS检测病人血样(1000例)

a、前处理:将血浆与甲醇1:3混合,放入离心机中1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氮吹吹干,加入复溶液,离心,取上清液,待进样。

b、LC-Q-TOF-MS检测:LC-Q-TOF-MS(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包括以下几个部分:QTOF质谱主机,电喷雾电离源ESI,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UHPLC壹套(包括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质谱工作站及相关的应用软件数据库等。正/负离子一级质谱(MS)条件:扫描检测,m/z 100~1 500,干燥气344.75 kPa,辅助加热气344.75 kPa,气帘气206.85 kPa,毛细管温度600/550 ℃,离子喷雾空载电压5500 V/minus;4 500 V,去簇电压+/minus;100 V,碰撞能量+/minus;10 eV。正/负离子二级质谱(MS2)条件:扫描检测,m/z 100~1 500,高灵敏度,去簇电压+/minus;100 V,碰撞能量+/minus;35 eV,碰撞能量幅度10.0,离子释放延迟67,离子释放宽度25。

  1.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找出代谢组学差异,根据结果,质谱解析找到biomarker

所谓代谢组学(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效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大都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内的小分子物质。先进分析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计算分析方法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实验利用代谢组学差异的结果,通过质谱解析找到可以标记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即生物标志物。从而对疾病诊断提供辅助依据。

  1. 利用找到的biomarker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进行验证

文献综述

儿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代谢组学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