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靶点抗AD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文献综述

 2023-02-12 20:47:39

研究问题:1.研究目的:1.1疾病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症最常见类型,约占痴呆病例的50%~70%,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5%人群受到痴呆症的困扰。

据估计,截止至2010年,全球有3.65千万例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发病例约770万例,且以低中收入国家为主。

[1][2]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口寿命的延长,AD的患病率和绝对数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巨大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3][4]1.2 AD治疗药物的现状:根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于2012年公布的《在研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报告显示,目前处于临床研究或正在接受FDA审查的与痴呆相关的治疗药物有近100种,其中包括81种AD治疗药物、11种认知性障碍治疗药物、2种痴呆治疗药物和5种痴呆诊断药物。

临床上将AD治疗药物分为对症治疗药物和影响疾病进程药物,但目前FDA批准的5种AD治疗药物均属于对症治疗药物,影响疾病进程的药物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主要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2.1针对胆碱能神经元假说的药物[5]1.2.1.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他克林(Tacrine)、多奈哌齐(Donepezil)、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卡巴拉汀(Rivastigmine),石杉碱甲(HuperzineA)1.2.1.2毒蕈碱胆碱能(M1)受体激动药:MCD-3861.2.1.3N受体激动药:雅培制药公司的ABT系列临床药物1.2.2针对Abeta;毒性假说的药物1.2.2.1减少Abeta;生成的药物:CAD106,GSK933776,ABMS-708163,ELND0051.2.2.2抑制Abeta;沉积的药物:beta;-环糊精(beta;-cyclodextrin)、利福霉素(Rifamycin)、层粘连蛋白、蒽环类抗生素、尼可丁、褪黑激素1.2.3针对Tau蛋白假说的药物1.2.3.1Tau蛋白聚集抑制剂:亚甲蓝(MTC)1.2.3.2促进Tau蛋白分解的复合物:金属锂和2-丙基戊酸钠。

1.2.3.3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1.2.4针对炎症假说的药物:吲哚美辛1.2.5针对胰岛素假说的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1.2.6针对氧化不平衡假说的药物:新型的褪黑激素受体激动药Neu-P111.2.7针对基因突变假说的药物:CERE-1101.2.8其他治疗药物:是部分降压药、抗菌药物和皮肤用药类维生素A1.3:发病机理[6]:AD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只是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神经元假说、Abeta;毒性假说、Tau蛋白假说、胰岛素假说、自由基损伤假说等。

然而,AD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发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单一的假说并不能解释AD的全部发病特征。

(图中,AChE:乙酰胆碱酯酶;AK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PP:淀粉样前体蛋白;ApoE4:载脂蛋白E4基因;BACE:Abeta;裂解酶;BuChE:丁酰胆碱酯酶;C99:C段99个氨基酸片段;CKD5: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ER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GSK-3:糖原合成激酶3;NMDA:N-甲基-D-天冬门氨酸;MG:小胶质细胞;P25:微管聚合促进蛋白;PKC:蛋白激酶C;PSEN1/2:早老素基因;ROS:氧自由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