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动脉狭窄或堵塞,局部脑血流量减少或中断,造成该动脉供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供能减少,继而引起继发性的血管内皮损伤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病理过程为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存在。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智力障碍和偏瘫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在2010年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中指出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当的比例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是复发性脑卒中的高危个体。
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级联反应,是当今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有关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多种,颈内动脉栓线法制作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模拟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各种症状而备受推崇,成为研究缺血性脑损伤极有价值的工具。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用于缺血性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心绞痛,心肌梗塞;外周循环障碍,如各种动脉闭塞性疾病,脉管炎,糖尿病微循环障碍,耳鸣,眩晕,听力下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脑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研究目的:
探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通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对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体内的量效关系进行评价,为该化合物药理特性的明确提供实验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微血管血栓形成和其他机制所致,血栓形成与否取决于血栓形成与溶解的动态变化。一旦形成血栓,治疗的关键在于抓住治疗时间窗和抢救功能已受损而尚存活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改善缺血脑组织的功能。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含有银杏有效成分银杏总黄酮、银杏总内酯和川芎的有效成份川芎嗪。银杏总黄酮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缺血作用;银杏内酯具有抗凝血、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动特性、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作用。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的作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在保留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川芎嗪有效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更使其有效结合,协同发挥抑制自由基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协同抗血栓,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微循环、发挥最大功效,并且明显减弱单独使用的副作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线用药。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作用。
研究方法:
1.缺血 - 再灌注模型: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