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研究背景: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C. V. Raman发明了一种散射光谱技术,对其命名拉曼光谱技术。 但是由于早期没有激光光源导致拉曼散射效应极其微弱, 所以拉曼散射效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直到60年代激光光源的问世, 拉曼散射效应被极大增强, 伴随着新一代光电转换器件的发展和出现, 拉曼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二十世纪70年代,激光拉曼探针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在微区域分析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同时对拉曼光谱技术和应用的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 拉曼光谱技术由于凹陷滤波器的出现, 使得光源效率被大幅度提高, 光源能量不再采用高能量的激光器,但灵敏度却得到很大提高,为拉曼光谱技术向小型化、快速化发展奠定了基石。 目前,拉曼光谱因其检测灵敏度高,测量时间短,所需样品量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材料、药物、文物考古、宝石鉴定和法庭科学等领域,尤其在测定分子结构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有巨大潜力。但是,拉曼散射效应是个非常弱的过程,一般其光强仅为入射光强的,所以拉曼信号都很弱,特别是应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对表面吸附物质进行拉曼光谱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增强拉曼的产生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指一些分子被吸附到某些粗糙的金属(如银、铜、金等)表面上时,它们的拉曼散射强度会增加~倍,这种表面增强技术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表面分子结构信息,并应用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可在快速和痕量检测中发挥巨大作用。近十年以来,伴随计算机,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以及化学计量法的深入研究,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稳定迅速的发展。
选题依据:
复方酮康唑乳膏中酮康唑为主要成分,测定其含量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测定酮康唑的方法主要包括:
1.法定方法:laquo;中国药典raquo;2000部二版首次收载了酮康唑,并分别用非水滴定法和单波长UV法测定其原料药和乳膏剂的酮康唑含量;
2.HPLC法:按照分离机制HPLC可分为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子阻排色谱与亲和色谱5种,酮康唑含量测定多采用分配色谱方式;
3.UV法:酮康唑在240 RW250
4.其他方法
4.1毛细管电泳法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