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引言
多孔材料,凭借其优秀的吸附容量和比表面积的结构特征,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定义[2],可将多孔材料分为:孔径小于2.0nm的微孔材料(micropore),大于50.0nm的大孔材料(macropore),介于2.0-50.0nm的介孔材料(mesopore)。其中孔径为2.0-50.0nm的介孔材料往往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孔径以及有序可调的孔道结构等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应用中表现出卓越的效果。介孔硅材料的常见应用有:药物载体、骨修复材料、止血材料、水污染防治,催化领域等。[3]
表1-1多孔材料的分类
1992年,Mobil公司的科学家首次利用阳离子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又称结构导向剂)成功地合成出以M41S为代表的一系列氧化硅有序介孔分子筛[4]。开创了从微孔分子筛到介孔材料的新纪元。根据合成方法的不同可以调控介孔材料的孔径大小,例如SBA-15介孔分子筛的孔径可在5-30nm之间进行调节。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得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主客体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众多科研工作者都致力于无机介孔材料的有机功能化研究。
2.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构建
介孔硅材料的有机官能团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嫁接法、共聚法、PMO合成法。[5]
2.1.1嫁接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