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抗潮湿功能性聚丙烯型医用压敏胶的合成与工艺改进课题性质 基础研究 radic; 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1 绪论1.1 压敏胶的概念与性质压敏胶是一种自胶粘物质,是指在轻度压力的作用下即可与被粘物牢固粘结的一类胶粘剂[1]。
压敏胶能够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形成粘性,使两物体表面粘结[2]。
压敏胶具有特殊的粘弹属性,这是压敏胶具有压力敏感粘合特性的主要原因:压敏胶借助其特殊的粘弹属性能够在缓慢而适当的外压中产生黏性流动,从而实现与被粘物表面的紧密接触;另一个原因则是压敏胶对粘合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润湿能力,这种润湿能力能够使得压敏胶与被粘基材表面充分接近时,形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终产生足够的界面粘合力[3]。
压敏胶的粘附力指标有四个,分别为初粘力、粘合力、内聚力和粘基力[4]。
这四个参数从不同的层次表征了压敏胶的粘合性能,也是本实验最终检测压敏胶成品性能的指标标准。
压敏胶与被粘物轻轻接触时所产生的对被粘物的粘结能力就是手感粘性,也被称为压敏胶的初粘力;粘合力是指用适当的时间和压力粘结后,压敏胶与被粘结表面之间表现出的抵抗界面分离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来表示;压敏胶的内聚力是胶粘剂层本身的内聚力,在检测中可以用胶粘复合体抵抗剪切蠕变和破坏的能力来表示;粘基力则是压敏胶与被衬基质材料的粘结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压敏胶的四个粘附力指标是有一定的大小关系的:初粘力<粘合力<内聚力<粘基力。
粘合力决定了压敏胶的压力敏感性,如果初粘力比粘合力大就会造成压敏胶压力敏感特性的丢失。
内聚力是胶层内部相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如果其值小于粘合力就会造成揭除时的胶层破坏,会污染被粘表面,出现拉丝、黏附和残胶等情况。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