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由仿制药生产为主向“仿创结合”转变的新时期,提高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有助于调整医药行业结构,增强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其专利成果和科技论文是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方式,其中,专利成果具有评价方式客观、数据公开透明、分类体系明确等优点,因此医药专利数据是衡量高校医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从一个方面体现出高校医药科技成果的社会认可程度和市场应用潜力。
由于地区差异和学科设置不均衡等因素,国内大部分高校医药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将选择药学学科发展较好的高等院校进行分析。本文将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对药学学科前10名高等院校[2]的公开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分别从国内专利和国外专利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这 10 个高校的医药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趋势和医药专利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医药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 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中国高校医药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医药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促进高校医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出建议等方面。
卢立明等(2013)[1]分析了药学类高等院校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所占份额及其特点,并以中国药科大学为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药学类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王硕等(2014)[2]从专利申请的数量与类型、专利有效情况、专利技术方向分布等角度分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校公开的专利数据。张雯等(2014)[3]从专利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技术方向分布和申请趋势、专利的法律状态与维持情况、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申请情况对比、专利申请产学研合作情况等方面。田瑞(2016)[4]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的专利情况进而分析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高申请量增长的同时也所带来的专利质量的下降。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国内专利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比例较高; 但也存在着失效专利数量多、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的短板。国内高校在国外专利的布局范围、国外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国外专利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表现上与国外高校差距很大。
对于这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卢立明等(2013)[1]建议应当以专利授权率作为高校创新能力的体现方式,改变仅重视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科技创新评价方式。高校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可以组织领域内专家建立专利技术质量评价机制,加快推动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中国专利申请在专利合作条约规定的时间内进一步向国外布局,并加大促进优秀专利成果的技术转移的力度,优先帮助高水平国际专利实现成果转化。王硕等(2014)[2]建议改变科研考核导向,重视营造专利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专利质量水平;深化“产学研”合作,开拓技术创新领域。建议定高校专利战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优化专利激励政策、加强专利实务培训、完善专利管理工作。田瑞(2016) [4] 建议加强对专利的国际申请,而且根据专利强度的不同,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张雯等(2014)[3]建议定高校专利战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优化专利激励政策、加强专利实务培训、完善专利管理工作。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1)研究主题: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高校医药创新能力分析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