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7”政策对于相关利益方的影响探讨文献综述

 2022-12-24 16:07:07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颁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宣布实行“4 7”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该政策是药品带量采购制度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即将医保药品目录制定、医保支付价的确定和药品采购价的谈判三者合一,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药品的集中采购。“4 7”即 “4 7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7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采购联盟。该政策旨在降低药品价格,节省医保基金,减轻百姓用药负担,但同时对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患者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将从相关利益方入手,对自政策实施以来收集到的所有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该政策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丰富研究成果并为政策的实施、完善与推广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4 7”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中,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医药企业、医药代表、医疗机构和患者。带量采购政策试点以来,部分学者利用模型和相关理论对该政策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如:胡善联(2019)、舒茜(2019)、姚峥嵘(2019)以及王成(2020)等。

胡善联(2019)明确说明带量采购的影响是深远的。药品行业将实现转型升级、医保带量采购也会推动药品流通渠道的转型,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中会加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提高药品采购平台更加阳光和透明、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价格适宜的药品,减少患者的负担。黎东升(2019)通过对药品价格理论机理和“4 7”招采模式的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企业不用再去做医生和医院的工作,可以节省企业的交易成本;二是解决了药品回扣问题;三是通过联合采购挤干流通领域的水分,经考核后留给公立医院用于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调动了医疗机构的积极性。舒茜(2019)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动用资源的能力和各利益相关者与政策目标的关系较为全面的指出:医药企业是该政策的参与者,中标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医疗机构而言,带量采购政策可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对医院绩效和医生收入产生影响;医药代表作为医药企业销售人员的作用将下降,但有利于医药代表转变销售方式;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需求方,是政策的最大受惠者。

此外,为贯彻落实该政策,国家医疗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该意见指出:一要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政策;二、做好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同;三、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使用集中采购药品;四、建立医院集中采购考核机制。形成“三医联动”政策合力。

根据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政策下的利益相关方在受到积极影响的同时还分别面临以下主要问题:1、药企的利润空间很低,医药企业该如何平衡利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2、医药市场重新洗牌,中小企业该如何生存? 3、“4 7”药品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最终落点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上面,如何解决“用行政权力控制专业权利”问题? 4、如何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5、如今买单者已经一锤定音'以量换价”,制药企业顺应政策积极反馈,零售药店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空间? 6、还需哪些配套政策加以扶持以便让中标药品真正地走向患者以真正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研究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以希望落实政策的实施,助推我国医药改革。如舒茜(2019)便提出“4 7 招采模式”必须要解决好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的利益共同体,让政府、医保部门、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百姓各行其道的同时,保证各方权利和义务都得到充分体现的观点。政策相关利益方积极响应、顺应改革的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时追踪和评估政策效果,关注各利益方的状态。

综上所述,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政策的解读已十分透彻,分析结果也基本符合实际状况,对政策实施落实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但由于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有关“4 7”政策的文献数量并不多,对相关利益方影响的分析分散且多为于对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分析。本论文在此前文献的基础上,对政策于相关利益方的影响进行整合与完善,并在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