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文献综述
摘要:港口物流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背后支持,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港口物流的一份功劳。基于相关数据,再通过各类模型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查询并整理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探讨了模型的选择以及模型指标的选取,也大致概述了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成果。最后再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展望。
关键词:港口物流;腹地经济;模型指标;模型
一、引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文明发源地以及城市的建立都是在沿海或沿河地区。由此可见水路运输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在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把港口发展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1950年前的港口,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当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第二代是1950—1980年的港口。功能逐渐增多,增加了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活动,港口从第一代的运输枢纽中心成为了装卸和服务的中心;第三代则是1980年以后,功能增加了运输。贸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等综合服务,使得港口成为了贸易的物流中心。
港口作为世界各地综合运输以及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对于国际贸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产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下,港口的发展前景可谓是越来越好,港口其强大的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使得港口所在的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也借力于港口快速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崛起。同时,港口城市也是港口依靠和扩张的后盾,为港口的运作提供所必须的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因此,港口发展与腹地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促进作用,而是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港口经济的理论分析
随着港口地位在城市中愈加重要以及港口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围绕港口经济与城市发展这一话题展开了研究。在国外研究现状中,德国学者高兹[1]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表了《海港区位论》,结合韦伯工业区位论,来寻找海港建设的最优区位。同时,也通过这一篇文章强调腹地对于海港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海港建设不仅仅只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还应该考虑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1953年,美国特拉华河港口局[2]发表了一篇研究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论文,这是第一篇直接研究港口经济作用机理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直接影响。Wim Heijman[3](2017)等人研究了鹿特丹港吞吐量和鹿特丹-里金蒙德区域经济的影响,依次分析了世界贸易与港口吞吐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港口吞吐量对收入以及就业数量等经济指标的影响。Young-Tae Chang[4](2014)等人以南非为例,通过测算生产效应、前后联动效应、价格变化效应和就业效应来确定港口部门的影响。 国内学者黎鹏和张洪波[5](2004)在讨论港口—腹地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文中,提到腹地与港口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兴衰与共、融为一体的。腹地与港口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与要素集聚能力呈正相关。翁双妹等人[6](2018)以福建省为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工业和服务业与港口经济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建议港口城市应多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时也需要注重物流业的发展,以点带面,带动腹地经济发展以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马朝旭等人[7](2021)以山东青岛市为例,通过构建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协同模型,分析说明了城市经济的确会促进港口的发展,城市的经济水平也与港口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他指出,即便青岛市的产业近年来得到了一些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相比于产业结构更多样性发展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来说,青岛市的产业结构就显得单一,这导致产业转型困难,再加上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打击,对青岛港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战略规划以及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应该早日提上日程。林宝城、林琳[8](2019)也是以福建省港口为例,讨论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再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港口物流发展对于腹地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通过腹地经济的发展推动港口物流贸易量的增加。学者陈再齐、曹小曙等人[9](2005)以广州港为例,选取了18个城市经济指标和25个港口经济指标,借助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港对广州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广州城市经济对广州港发展的反馈两方面。刘波、成长春[10](2013)在《港口-腹地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一文中,从区位、地域分工、区域协同和中心地等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了海港区位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协同论以及核心-边缘理论。杨留星、田贵良、王珏学者[11](2016)先从整体上分析了港口对区域产业的成本节约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协作效应和关联产业诱发效应。选取了临港产业较为薄弱的连云港,深入研究连云港对腹地区域经济影响。张燕、冯邦彦[12](2011)则是确定了三个港口:上海港、深圳港以及广州港,研究了三个港口与各自腹地之间的经济相关性,他们在文中指出港口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腹地经济实力,但腹地大小并不是主要因素,同时腹地需要注重发展腹地经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学者杨伟、宗跃光[13](2008)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首先阐述了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基本内涵、港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再细致分析了港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设港城关系的建议。在理论方面,郎宇、黎鹏[14](2005)对于港口与腹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主要动力机制以及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黎鹏、刘哲基[15](2018)于已有文献,从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港口—腹地范围划分及空间结构演变、港口—腹地互动关系三方面进行细致地整理。李晶、吕靖[16](2008)主要以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为内容,阐述了从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方面港口与区域之间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的选用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