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继电器领域学术研究和市场发展迅速,我国继电器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创新步伐也正在加快,国内继电器相关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自1973年便由许昌开普电气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许昌继电器研究所)创立了全国性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继电器》以来,便对应用研究、理论分析、工程应用、设计开发等继电器相关领域有了深入研究,此后在2008年更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为了对继电器过零控制的研究现状作视野广博的综述和分析,本设计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分三大类来阐述。
- 对继电器的参数特性进行分析
由于继电器的参数特性对实际应用研究非常重要,因此早在1978年上海继电器厂的周明桂便展开了关于继电器动作时间测量等的相关研究[1],对各型继电器如常开、常闭,动作释放、快速中间长延时及成套装置出口时间测量有了初步研究发表。在此之后,对于继电器参数特性的理论分析得到了大力发展,1986年武汉供电局的严进之对整流型阻抗继电器分析了动作特性[2],指出在参数变化时,阻抗圆圆心轨迹呈现为双曲线。
2002年起,河北工业大学的杜太行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对电磁继电器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3]。由于电磁继电器在闭合过程中会出现二次吸合的现象,因此二次吸合电压是继电器非常重要的一项电气指标,杜太行教授深入分析了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特性[4],对线圈电流变化做出了精准分析。而关于继电器的时间参数,包括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回跳时间。
200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青森等人一同对电磁继电器释放过程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5],基于对电磁继电器释放过程的分析指出了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包括电磁继电器释放时间和最大反向电压的影响因素,并且在传统基础上,提出了在继电器使用过程中减小释放时间和反向电压的方法和措施。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继电器参数特性的理论分析已然十分成熟,对后续检测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对继电器的参数特性进行检测
在对继电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后,1982年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的韩天行进一步设计了继电器时间参数的测试线路[6],其在继电器时间参数的测试方法中首次提出采用突然改变激励量进行检测。
198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的俞呜元对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实践并提出了数字计算的方法[7],数字计算能得出特定情况下的确切动作特性,对于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解继电器的性能、以及事故计算等有参考价值,其所使用的计算程序适用于双侧电源单回线模拟网络,便于观察系统振荡对保护的影响。
1998年,Sumit Majumder和NE McGruer则对微动开关的触电进行了研究[8],对接触电阻提出了建模和测量方法,对后续其余参数特性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2005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的邵武提出了包括继电器的动作时间、释放时间、触点回跳时间以及受外力作用下的触点抖动时间的测试方法[9],采用555电路进行了实践并取得较精确的实验结果。
上文中提及的杜太行教授则在2004年起便展开了时间检测技术的研究[10],并在2009年带领团队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参数综合检测系统[11],根据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对其时间参数和动作电压参数分析了检测方案,并设计实现了完备的检测系统,从而继电器的参数特性检测实现了智能化,这也对继电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提高继电器使用寿命、优化继电器实际应用效率、降低检测维修成本并提高检测精度均有重要意义。
2014年,Shaoke Chen及其团队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研发了电压电磁继电器检测系统[12],完成了对相关参数的自动检测,并开发了微型继电器参数测试仪,为自动检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