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衰弱会带来灾难性卫生支出吗?文献综述

 2023-08-17 17:00:3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老年衰弱会带来灾难性卫生支出吗?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中英文文献,理解与老年衰弱和灾难性卫生支出这两个变量相关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厘清既往文献中关于老年衰弱和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研究。以有研究主要单独集中于老年衰弱或者灾难性卫生支出,并没有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老年、衰弱、灾难性卫生支出

引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并逐渐呈现高龄化态势。预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有1.5亿高龄老年人口,平均每4名老年人中就会有1名高龄老年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医疗事业的重要课题,而衰弱则是其中一个问题。衰弱会导致对一系列不良健康结局的易感性增加,如自理能力下降、跌倒或骨折、意识障碍、住院或入住护理机构、术后感染、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在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下,大家关注检查指标是否正常,而很多衰弱早期老人,指标无异常,却常表现出步速或肌肉力量下降等,这些早期标志往往未被识别、治疗或监测,导致对衰弱的忽视。而对于衰弱老人,一旦发生一次较小的应激(如肺部感染、跌倒等),就可能像推倒了第一张多诺米骨牌,突然引致一系列不良结局,极易诱发更重的医疗支出和身体痛苦。衰弱的表现常被认为是衰老自身的特点,也很容易被忽视,如进食减少、行动缓慢、活动能力下降、体重下降、合并多种慢病。但老人一旦发生衰弱,极易进展为不可逆转的失能,对老人带来的危害极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步退化,大多数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甚至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而且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较少,医疗费用持续增长,这就增加了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从而导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

  1. 老年衰弱

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作为度量老年人生理、功能和心理的综合指标,备受学术界关注。衰弱老人经历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衰弱涉及多系统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1]。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逐步退化,大多数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甚至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而且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较少,这就增加了家庭的疾病经济负担,从而导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2]

1.1衰弱的定义

衰弱是人体内多个系统生理功能和储备的进行性下降,不仅可使老人面对应激时的脆性增加、发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还可导致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增加[3]。为弥补以往老化测量指标的缺陷,以综合反映老年人的健康与老化状况,老年学和人口学研究领域的国外学者们借鉴并日益使用一个传统上用于研究个体在疾病和死亡方面易感性差异的概念,并基于一系列指标构建出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来测量老年人的虚弱程度,反映其存在的健康风险。

1.2 衰弱的测量

衰弱的筛查和评估工具常有混用,筛查工具和评估工具的要求不同,筛查工具要求简洁且敏感性较高,筛查阳性后临床人员可以处理衰弱或者将病人推荐给老年科医生;而评估的工具则要求较高的准确度、并具有实用性、有合理生物学理论支持、能够准确识别衰弱状态、准确预测老人对治疗的反应和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如失能、死亡等。目前已经存在的衰弱评估工具很多,但最常用的是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和Rockwood的衰弱指数FI。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