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以传统的印刷方式为媒介的文学作品在与其他媒介共同存在的情况下,不断地拓展着其发展空间,并取得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也越来越多,因此,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也自然地剪不断,理还乱了。而以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研究也随着这趋势不断发展着,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短暂而漫长的近七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影坛中出现了不少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这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一种倾向。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这种改编便已经存在,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龙须沟》、茅盾的《春蚕》等我们都并不陌生。至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的普及,电影电视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这种现象也自然而然地随着这种普及频繁地出现了。我们熟知的张艺谋、陈凯歌等著名导演也翻拍了不少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电影,包括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余华、苏童等。如《盗墓笔记》、《乘风破浪》、《我不是潘金莲》,以及前两天刚上映的《芳华》等等都凭借着原著的人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收视率。改编的电影中有不少成了广受大众好评的经典之作,但也不乏一些受到大众吐槽的作品。
小说改编成电影,逐渐变成了人们热衷的话题,作为不同的艺术类型,小说和电影有着相同点和明显的区别。小说是通过文字语言的表达和读者的想象来展现描写的内容的,而电影是通过直接的画面让观众看到的。小说所展现的仅仅是单独的文字符号,要将这仅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兼具画面、音乐、话语的电影语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对小说的内容如何取舍,如何表达也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小说和电影都是叙事摹人的艺术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叙述是他们共同的主题,而在这些方面,小说和电影都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和共性,这显然成了一个值得学者探究的课题。
在作家们纷纭投入影视文学制造顺应内部情况冲击,力争“接轨”影视的这股海潮中,刘震云属于“触电”较早的一名,其作品屡次被搬上年夜荧幕并惹起热闹反应。他的作品备受大导演的推崇,他自己也已编剧的身份,将自己的多部作品都被搬上了大屏幕。从1995他的《一地鸡毛》被冯小刚改编为电视剧,2003年的电影《手机》、2008年的电影《我叫刘跃进》、2012年的电影《一九四二》,以及去年的两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和《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以他惊人的创作才华折服了众多读者,他是当代中国文坛个性十分鲜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他始终坚持平民立场写作,通过诙谐戏谑的语言,发挥无限的想象,游历于现实与历史之间,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义愤,对国民劣根性无情地批判,揭露人们现实生存环境和便宜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位鲁迅式的批判者,对他的作品进行电影改编无疑是一种挑战,而对其作品与改编电影的对比研究也屡见不鲜。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主题词“小说电影改编”,共有5710条结果,文献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增多。精确输入“刘震云的小说电影改编”共有73条结果,进一步精确到《我不是潘金莲》搜索后共有22条结果。经分析研究,当前关于刘震云小说改编电影的研究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就刘震云某一部具体作品来研究小说与电影的关系
韩元的《意识形态叙事的转移——从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一九四二》从历史文本向艺术文本的转变、历史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弱化两个角度来阐述电影对小说改编的意义。吕鹤的《浅析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和冯小刚一九四二为例》,从小说影视化角度将小说与改编后的电影对比,分析比较了改变前后的叙事方式、语言等变化,梳理了小说与电影的关系。谢永新、耿梦姣《论电影一九四二对原著小说的改编》对主题的关联性、叙事手法的转变、电影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描述,肯定了电影改变的一些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改编存在的缺陷。而张雪姣《绝望中的救赎——影片一九四二解读》则是重点分析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