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题:跨文化交际中的避讳功能的英语委婉语研究——兼议与汉语之比较
(A Study on English Euphemism of Taboo Word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its comparing with Chinese Euphemism)
二、选题动机及意义: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扩大的趋势,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许许多多普通人也有了与外族人交流的机会和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汉英文化对比首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帮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理解和认识对方的文化内涵,从而顺利达成交际目的。其次,在交际过程中,委婉语的使用极其广泛,研究英汉委婉语对比具有重大意义。委婉语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担任着“润滑剂”的作用,恰当使用委婉语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加和谐的交际氛围。反之,如果错误地理解了委婉语的内涵,可能造成误解,从而导致谈话失败。因此,增强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实现和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研究现状: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具有语言美,充满丰富的联想,能够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因此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对于委婉语相关方面的内容开展了研究。
在国内,英汉委婉语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与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与翻译和教学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关委婉语的专著比较少,参考文献比较单一。多数学者以概括各类英汉委婉语现象为分析路径,以进行静态分析居多,缺乏具体的材料或实证研究分析。对于委婉语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但进展相对缓慢,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开展虽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跨文化交际的频繁推动了学者对英汉委婉语的大量研究及对比,束定芳[23]《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对汉语委婉语研究当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整合,范先明[15]《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从文化这一角度分析其对汉英委婉语差异的影响。陈军、蔡爱华[24]、王冬梅[17]、张霞[12]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使用目的和交际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由于使用委婉语所导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为英汉词义、构词特点、表达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差异。葛校琴[29]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语言委婉语的产生和演进,从英汉语言委婉语的总体趋同表象入手,找出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交际障碍。刘明阁[14]从文化价值体系、礼貌心理、等级尊卑观念和宗教的视角,通过语言实例,对汉英委婉语进行了跨语言对比和探析。他和李卫航[21]都认为,委婉语的使用是社会文化现象的指示灯,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人的避讳心理、求雅心理、补偿心理、礼貌心理和掩饰心理。施晓伟[18]总结了英汉委婉语的共性特征、个性特征。并归纳了委婉语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学者如杨林[20]、李喜芬[19]、谭静[9]认为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委婉语的使用频率就越高,委婉语的创造与使用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深刻地反映了该社会的文化变迁。书信信函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委婉语,肖红[10]对书信中的英汉委婉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从对比书信称呼语及结尾部分使用的敬语的英汉委婉语。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委婉语也越来越成为学者重视的研究对象。李俊芳[16]、刘丹[11]对英汉网络语言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式和符号图示方式分析英汉网络委婉语的构成差异。张丽萍[13]从Oatey H. S 提出的和谐理论探讨英汉委婉语语用行为。陈军、蔡爱华[22]、张煜[18]皆认为英汉双方使用委婉语的目的基本趋同,委婉语都有避讳、 避俗、礼貌和褒扬功能。1993年,刘纯豹主编的《英语委婉语词典》成为之后国内外学者进行汉英委婉语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国外委婉语的研究历史要更长一些,早在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ensp;Gorgeensp;Blunt就在英语中首次引用了euphemism一词,并给了这样一个定义:(Euphemismensp;)isensp;aensp;goodensp;ofensp;favorableensp;interpretationensp;ofensp;aensp;badensp;word. 此后,大量西方学者对关于委婉语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分析。其中ensp;Menken(1936)在Theensp;Americanensp;Language一书中非常细致地探讨了委婉语是如何产生并且流行起来的。1981年,英国语言学家Hughensp;Rawsonensp;编纂了词典Aensp;Dictionaryensp;ofensp;Euphemismensp;and Otherensp;Double Talks,这本词典总结了英、美语言学家在委婉语研究方面的成就,国内学者束定芳给予这本书高度的评价。中西方社会在人际交往中都很注重“礼”,在 1983 年,英国语言学家 Geoffrey Leech( 1936—2014) 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各社会普世共享的礼貌原则,具体地分为:得体准则 ( Tact maxim) ; 慷慨准则 ( Generosity maxim) ;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 ; 赞同准则( Agreement maxim) ;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同年,美国学者Neaman和Sliver出版了词典Kind Words——Aensp;Treasureensp;ofensp;Euphemisms,其中详细描述了委婉语的起源、历史、发展和变化。1985年,D.J.Enrightensp;出版论文集Fairensp;ofensp;Speech,theensp;Useensp;ofensp;Euphemism一书,其中收集了很多探讨委婉语的论文,为今后对于委婉语研究提供了资料。英国学者ensp;Jamesensp;Georgeensp;Frazer,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委婉语的学者之一在Aensp;goldenensp;Bough——Aensp;Studyensp;inensp;Magicensp;andensp;Religion(1991)一书中,Frazerensp;利用了大量的篇幅(四个章节)来研究禁忌语言、行为、事物和人名。Allen和Burridge撰著的Euphemism and Dysphemism(1991)一书中,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研究,是研究汉英委婉语对比的重要参考。
四、拟撰写主要框架
- 绪论
- 委婉语概述
2.1委婉语定义
2.2委婉语相关理论依据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文化负载词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 《瓦尔登湖》:现代精神危机的一剂解药 Walden: Medicine for Modern Spiritual Crisis文献综述
- 英文广告中的性别话语建构探析 Analysis of gender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文献综述
- 《红楼梦》中熟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diom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文献综述
- 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例析文献综述
- 从礼貌原则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会话文献综述
- 关联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人物塑造文献综述
-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探析文献综述
- 广告翻译的本土化研究文献综述
-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传统女性和新女性形象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