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文化负载词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4-08-11 13:27:21
摘要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翻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学作品中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对其翻译策略的探讨对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两位译者在处理文化负载词时的异同,分析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及背后的原因,并总结其对《红楼梦》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负载词;功能对等理论;杨宪益译本;霍克斯译本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提出,是翻译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强调翻译应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为目标,即译文读者应该能够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接受译文信息。

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并非形式上的对应,而是指在语义、文体、文化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equivalence。


#1.2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又称文化词语,是指那些承载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其意义往往超越了词语本身的字面意义,需要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

文化负载词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称谓语、习语、典故、饮食、服饰、建筑、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是体现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1.3杨译本与霍译本
杨译本,指的是由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英文译本,于1970年开始陆续出版,是西方世界最早接触到的《红楼梦》全译本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